分類 軌道建設

時髦的軌道建設人人都愛,在臺灣,周邊有無軌道建設已經成為房價及居住品質的重大指標。

軌道建設不只包含傳統鐵路系統。只要在軌道上行駛的通通都可以叫軌道建設,比如膠輪系統、輕軌系統等等。這也是現在都市生活必備的交通元素。

這個分類會介紹軌道建設,多數應該會聚焦在臺灣的軌道系統。

精選圖片

移動美學-捷運環狀線列車改造

配合在新北市舉辦的 2023 臺灣設計展所改造的列車,似乎在一片這不看好環狀線的氛圍中,注入了一點還不錯的正面消息。我也趁著還在臺北的機會,搭上了這班「環狀線移動美學」列車,由大坪林到板橋,感受一下結合鳴日號設計團隊與新北市在地工藝職人靈感的列車改造作品,有什麼突出的特點。

EMU3000首次搭乘速記

EMU3000 標誌了臺鐵購買傾斜式列車時代的暫時終結;且有 12 節客車車廂,相比於太魯閣號和普悠瑪號多了非常多載客量,可進一步提升東部幹線的運能;還有另一個我認為最重要的:臺鐵開始認真重視美學、重視列車外觀與內裝,設計並具備一體性。

臺中捷運綠線速記

恭喜臺中捷運綠線本線在前幾天(2021/04/25)終於正式通車,宣告臺中市進入捷運時代,成為臺灣第五個有捷運的城市;前四個有捷運的城市分別是臺北市、新北市(臺北縣)、高雄市、桃園市,細數臺灣的六都,僅剩臺南市境內還沒有捷運。

淡海輕軌(上)

淡海輕軌,自 2005 年就提出構想的運輸系統,直至去年(2018)其中一條路線完工並通車,是相當嶄新的輕軌系統。相較於已營運數年,正在持續發展的高雄環狀輕軌,淡海輕軌有許多與高雄輕軌不同的特性,除硬體與場站的風格不同外,更有藝術元素的融合。藉由本篇文章,我們一同來了解全新的淡海輕軌吧!

記憶,捷運高雄臨時站

本篇記錄即將在9/5停止使用並封閉的捷運高雄車站臨時站體。事實上它的設計和使用期間一點也不臨時,不僅車站內裝及陳設不輸其他車站,自2008年開始使用到現在,更已經過了10年。現在它的任務已經結束,就如台鐵的高雄臨時站一樣,再怎麼久的臨時也終究會走到盡頭,永久站即將接手載運乘客的重責大任,臨時站的風景將成為旅客的記憶。
高雄地下車站搶先看

終於!鐵路地下化新高雄車站探訪

就在今年 10 月中旬,高雄鐵路地下化段確定會通車。屆時會先行將鐵路營運遷移至地下,並將車站營運改至地下新站體,再開始進行第二階段的工程施作。原先使用臨時車站營運的高雄捷運高雄車站,也將趕在鐵路地下化通車前,於 8 月就要開始使用新的永久站體。讓人耳目一新,高雄車站將顛覆你的想像!